English

作文与作假

1998-11-0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张杰 我有话说

据说,清末重臣张之洞极善挥霍公款,号称“屠钱”;岑春煊在广东任上时,恃慈禧之宠,动辄参劾属下,号称“屠官”。我原本企图摹仿其意,自号“屠纸”——然不久前见到《文汇报》的一则消息则使我自叹不如彻底死心,继而着意要写下一些文字,送给那些确乎名副其实的“屠纸”学生。

该消息说今年的高考作文《战胜脆弱》未能让部分考生战胜“虚假”。“据老师们估计,约有20%的安徽考生在作文中开了自己和父母的玩笑。一位书法很好的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战胜脆弱,学会用脚写字、用脚答卷。而省招办表示:今年没有用脚答卷的学生。呜呼!可怜的少年,可怜我的那些写满文字的亲爱的纸张……

30年代林语堂先生曾鼓吹:“八股有法,文章无法。文章有法,便成八股。”而60个春秋之后,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与各级考试,依然是命题作文,不是题生于文,而是文生于题,且字句段篇一一限制,完全有如仪仗队训练时,举手投足皆以绳尺定死。于是乎,我们的少年势必放弃了宝贵的想象力和青春激情,因题制文,按图索骥,于是便有可能千人一面异口同声。此为制式教育之最大谬误。当老师面对“更多的考生则以父母双亡来写自己如何战胜脆弱、微笑着走出考场”时,是否反思自己当初是如何“扼杀”了学生自由作文的天赋?

谁说作文不能虚构?难道作文就一定要像新闻和财务报告一样,确有其人,确有其事?!既首先犯了命题作文的错误,进而又要求学生作文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,等完全泯灭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和青春激情之后,又有什么理由批评“在一本30份的试卷中,竟有五分之一的考生说高考前夕父母双亡”?雷同的过错并不全在学生身上啊!

同样,那些脆弱的孩子们既已接受了传统的命题训练,那么,他们必须首先想到“老师希望我说什么话”,而不认为作文本来应该如何写。“不听老师言,吃亏在眼前”,分数可是学生的“命根根”。有此一忌,分数、升学要紧,又哪里顾得上作文时的真性情、想象力和创造性?传统的制式教育势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弱智的新八股先生来。

抛开中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一面不谈,其基本任务理应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,唤起人的想象力和探索的热情,或者说是张扬一种精神,从而使我们“变得更好,更纯洁,更善良,对别人更有用”。巴金先生可以说道出了一句非常朴素、极其深刻、接近真理的话:“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